摆脱进口依赖 我国医疗器械将重点发展高性能诊疗设备
《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高性能诊疗设备,逐步摆脱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局面。
目前我国国产器械总体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10年左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国内医疗机构购买和使用国产器械的政策扶植不足;国家工业基础总体还稍显薄弱等。科技聚合和资本集中是医疗器械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需要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产业龙头和高水平项目的风险投资三方对接,才能促成高端医疗器械产生。加强与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合作,将国家科研项目应用到产业中,形成优势互补,有效利用资源。
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发展,需打破外资巨头垄断局面;应高度重视“互联网 ”思维,通过资源整合,培育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领域,包括医疗器械+互联网,数据处理中心+独立软件,临床样本+个性化产品等共享医疗。
大型高精尖诊断器械如CT类、磁共振MRI类、核医学类以及血管造影机DSA类等长期被“GPS”(即GE美国通用电气、Philips荷兰飞利浦、Siemens德国西门子)等外资巨头所垄断。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利用市场垄断地位,不断抬高产品和售后服务价格。在售后市场和耗材领域,进口医疗器械年保修价格是从十几年前占合同费用的6%飙涨到目前的近15%。 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重点在医用机器人、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和远程诊疗设备、放射治疗等领域大力推进。从宏观层面来看,应通过制定《我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十三五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政策措施,抓住前沿领域探索研究,协调各方力量加速国产医疗器械的产业创新和科技进步。(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世信国际会展集团
承办单位:
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南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海淀区协和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
北京市中药研究所
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航空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邯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华靳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云南省德宏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颐海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燕京啤酒
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海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积水潭医院
锦州市第二医院
东营市人民医院
安阳市人民医院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军区总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江西省儿童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北京市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北京市疾控中心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河北疾控中心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
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内蒙古疾控中心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
天津市质检院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检测试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