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的最关键一步:精准评估风险、精准诊断病情。
“病人已经显露出的症状如同水面上的冰山,据此要认识整个冰山,往往难于精准,必须充分运用基因组、分子影像等各种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说,精准医学包括对健康风险的精确预测、对疾病的精确诊断和分类、对药物的精确应用、对疗效的精确评估、对预后的精确预测等。
“没有精准检测,哪里有精准医疗?”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说,“目前,我国做基因检测的独立医学检验所已超过200家,相当一部分实验室所做的检测结果存在准确性问题。一些三甲医院临床实验室的基因检测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美国发布精准医学计划的目的之一是有效防控癌症。当前,我国精准医学应用最多的也是在癌症治疗领域。然而,去年12月底,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发布2015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高通量测序室间评估报告:对我国72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肿瘤基因突变高通量测序检测进行评估,实验室检测的基因数从4个至377个不等。100%正确的实验室仅占总实验室数的16.7%,22.2%的实验室成绩为零分,检测结果准确性存在较大问题。
精准医学检测实验室为保证检测质量,应该集中设置,统一管理,但记者采访发现,我国的精准医学检测,除检验科外,大部分分布在病理科、妇产科、药剂科、肿瘤科、放疗科、胸外科、呼吸科、心血管科等多科室。
“只要某个科的主任有想法,就自己搞个小实验室,名为科研,实际开展临床收费检测,这一类实验室往往缺乏质量和规范化意识,目前相当一部分实验室没有通过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审核验收。”李金明说。
詹启敏、李金明等专家表示,发展精准医学,第一步针对基因检测实验室,需建立相关规范,技术标准不达标的要淘汰。其次,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国产新型防治药物、疫苗、器械和设备。
海量的数据,极其复杂的“生命天书”……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源源不断产生的生物信息,亟待解读和研究。
中科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教授曾长青说,我国精准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是:数据贫,拥有表型数据的全基因组数据匮乏,没有像样的数据库;体系弱,大数据的充分利用和分析能力低下;缺乏中国人群基因组参考序列;转化缺乏基础和机制。
针对精准医学面临的存储、计算、解读等问题,中科院计算所洛阳分所建立了“晶云”平台,可在24小时内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并生成临床分析报告。
“测序是精准医疗的引擎,但不是光测序就完了,最关键是要把测序数据和临床数据结合,挖出有价值的‘相关性’。”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赵屹说,数据解读的痛点在于缺乏解读人才,遗传咨询师没有形成职业,专业培训老师更是缺乏,“我们的平台整合了超过1万例患者和健康人的遗传图谱、30万种基因疾病关系、1000多种基因-靶向药物知识,借助大数据挖掘算法,可快速准确实现从测序数据到临床分析报告的转化。
要精准首先要有“底版”,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北大人民医院外科肿瘤研究室主任王杉说,精准医学的障碍主要是积累不够,我国绝大多数人没有完整的个人医疗档案,也就是说没有“底版”,很难和基因测序的结果比对。另外,没有强制性的医疗信息化国家标准,医院间的数据和信息不能互联共享。
“数据共享、生物样本共享已成为精准医学发展的瓶颈。”詹启敏说,谁拥有生物样本资源,谁就掌握医学科技主动权,谁就能占据医学竞争制高点,这需要高校、研究所、企业、政府主管部门一起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精准医学的研究和发展。
“精准医学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基因库、电子病历库的建立以及大数据分析手段,并将基础医学的发现转变为临床诊治。”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认为,应立足中国国情,积极开展基础研究、治疗方案优化研究,建立中国人疾病谱基因库,将我国拥有的巨大的患者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临床诊疗技术进步的战略资源。
长期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罗奇斌博士开设了“基因空间”微信公众号,从事传播、培训等工作。他说,一直以为最难的事情可能是技术,后来在实践中却发现最难的是给大家做“科普”,我国目前的技术与国际几乎无差距,但是在对基因数据价值的应用上却存在知识盲点。“希望能有更好的环境、更多的政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让数据的价值能真正发挥作用。”
精准医学,最终是要让患者受益,体现在医生给患者开出的每一张化验单里、每一个量身订制的处方上。然而,当前,患者对精准医学仍比较陌生,因其临床应用刚刚开始。
在中日友好医院可以看到,有110多种药物可实现精准用药,医生在开这些药时电脑会自动提示,建议告诉患者进行基因检测。
王辰说,如果全面开展精准医学的临床应用,有可能基本避免别嘌醇、卡马西平、巯嘌呤、华法林等药物所致的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减少药品的无效使用。
不过,当前在医院进行基因检测的费用,大多没有进入医保范围,因此即使医生建议患者做基因检测,被拒绝的比例也较高。
实施精准医学计划,医院将成为主战场,医生是临床决策的主体。精准医学为医生决策提供更为精准的手段和依据,同时,精准医学也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尹烨认为,目前,懂基因检测的医生比例非常低,特别是在三级以下的医院。
专家呼吁,要对临床医生进行再教育,让他们更熟练、准确地掌握精准医学知识。
“精准医学涉及临床应用,医疗卫生部门不批准、医改不报销,很难推进下去。”专家希望我国加大对精准医学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将上游的基础研究、中游的产品开发以及下游的产品审批、监管、医保等打通。(文章来源:仪器交易网)
批准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世信国际会展集团
承办单位:
北京朗普展览有限公司
北京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广东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湖北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
南开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清华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天津大学
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海淀区协和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
北京市中药研究所
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珠海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
航空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
华北制药华坤河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邯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华靳制药有限公司
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云南省德宏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颐海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
上海旺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燕京啤酒
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安贞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海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积水潭医院
锦州市第二医院
东营市人民医院
安阳市人民医院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新疆军区总医院
中日友好医院
江西省儿童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北京市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北京市疾控中心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河北疾控中心
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
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内蒙古疾控中心
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
天津市质检院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检测试验中心